default banner
中国博士是稀缺的资源,35岁前投资自己当博士



中国博士是稀缺的资源,35岁前投资自己当博士

当我无意间看到了所在城市的人才引进政策,不仅热血沸腾。

博士研究生购房补贴标准为4万元/人(符合标准条件的夫妻双方均可申请,两人8万)

提供不少于10000套人才公寓,统筹安排高层次人才租住和周转使用。

高层次人才可申请办理保健证,为每名“优才卡”人才指定一名联系医生,建立健康管理档案,每年开展一次免费体检,提供就医“绿色通道”,实行精准医疗保健服务。

择业期内购买首套房的,自缴存住房公积金当月起即可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,贷款最高额度可提高至当地最高贷款额度的4倍。

300个事业编制,专门用于高层次人才引进,不受引进单位编制限制。服务满一定期限且表现突出的,可采取直接考察的方式招聘进入事业单位。

而这些只是最基本的物质保证,如果想创业,那优惠政策,那政府补贴是很多老板做梦都想得到的;如果做出点突出贡献,200万元、100万元或50万元的奖励就到手了。

知识就是力量,才学就是金钱,只有在这一刻我才能深深地体会到它的巨大魅力。

博士,那个我难以企及的学历高度,真的极具诱惑力。

虽然近几年博士毕业的数量有所增加,但那些敢喊出博士数量过剩的人,我是真的佩服你们的勇气。


以中国教育部2019七月份公布的《2018年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》,可以看到2018年中国境内录取的博士生约9.55万人,在读博士生38.95万人,而拿到博士学位毕业的博士仅为6.07万人,占博士生总人数的13%。

从1978年恢复博士招生以来,我国授予博士学位人数不超过80万,中国14亿多人口,博士占人口的比重为万分之5.7,而本科生占总人口4.43%,研究生占总人口的0.54 %,从稀缺性来看,博士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“站在金字塔顶端”了。

博士学位是我国学位教育金字塔的塔尖、是我国高精尖领域科研的中坚力量,就目前我国科技发展的需求来说,博士属于稀缺资源。

也许你已经听惯了身边人考研的唠叨声,但你绝对很少见到计划考博的人。

原因很现实,申请考博首先要完成研究生学历,做研究生期间至少需要拿出两到三篇的论文成果(指发布在认可度高的核心期刊上)。

而很多硕士的学术成果并不能达到要求,所以没有申请资格,这样就把一部分人挡在了考博队列以外。

即使你有资格参加考博的队伍,顺利毕业也是一个问题。目前在我国硕士招生名额增多,但博士的招生数量是严格控制的,每个博导只带几个学生。极少名额自然要选取最优秀、科研能力最强的学生。作为最顶尖的人才,对学术和科研要求都很高,想要顺利毕业需要面对层层的考核和严格的筛选。

博士任务重,毕业难,只有那些真正优秀、勤奋努力的人最终可以考上博士。所以人才不是培养出来,是选拔出来的。

很多博士压力比较大,不能如期毕业被学校劝退,一般博士毕业都在30岁之后。

高标准可以筛选出更加优秀的人才,这其实对我国科研和学术事业发展有很大的好处。想要考博的硕士,就要以高标准要求自己,拿出相应的学术成果,认真学习,考上博士后也这样坚持,一定可以顺利拿到毕业证。

高风险和高收益总是相伴而行,一个博士生毕业,工作的问题一般不需要犯难。他需要面对的只是选择,是去国企好呢还是政府机关好呢、是去科研院所还是去高校当教授好呢?是去国内的500强企业呢还是去国外的500强企业呢?

作为另一个衡量标准——薪资,华为招博士,起薪20万;一些金融公司给出的薪资是50万起,上不封顶。

果然,博士自带稀缺光环。35岁之前,如果有能力可以尝试投资自己,成为一名博士。


莱西姆大学要闻